比特派全球矿业 - 比特派钱包最新版本下载 | 最新版多链数字货币钱包

2022年11月25日,以“驭变”为主题的“第十五届中国保险文化与品牌创新论坛暨第五届中国保险康养产业创新论坛”在浙江省诸暨市隆重举行。北大方正人寿保险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李平在论坛上发表了主题演讲。

李平指出,寿险行业正处于重要转型期,如何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是很有挑战的课题。面对诸多难题和困难,我们要努力坚持。

北大方正人寿保险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裁 李平北大方正人寿保险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裁 李平

以下是李平演讲全文:

首先感谢《保险文化》以及张迎宾董事长的情怀!在疫情下克服了诸多困难成功举办本次论坛,非常荣幸受到邀请。

本来是想借这个机会到现场跟大家一同分享和交流、学习,遗憾的是,上海这两天疫情管控进一步加强,所以我只能通过直播的方式向大家做一个报告。

论坛给我出的题目是《中小寿险公司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坦诚地讲,这个题目给我的时候,压力是很大的。大家知道,寿险行业正处于重要转型期,如何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是很有挑战的课题,也是整个行业都在思考的。目前为止,并没有找到一个算是有非常成功路径的案例。

我相信,整个行业的领导们都应该有相同的感受。我们同样在路上,也在艰难转型,同样面对诸多难题。但面对这些困难,我们只有坚持。我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给各位一些启发、思考和坚持。

我的报告将从两个方面来汇报。第一,关于行业的现状和挑战。第二,未来的趋势和机遇。

经济下行的压力、人口红利的消失,个险新单的下降,代理人数量的急剧减少,诸多难题摆在我们面前。但同样,我们要看到行业未来的趋势和机遇。

我最近看到一篇关于2035年中国大陆寿险市场展望的文章,认为在未来十多年的时间里行业都在转型,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寿险市场。到2035年,我国保险市场保费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人民币,增长空间依然可期,且保险业的增长与宏观经济的增长同向,但未必同频。我觉得这些分析和研究是有道理的。

第一,2035年,我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人均GDP可能要翻一番,有相当多的中产阶层,成为未来巨大的保险消费市场。

第二,从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来看,我们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当前保险密度为每人3179元,是北美地区的6%;保险深度为3.9%,是北美地区的三分之一。

我们不仅要成为第一大经济体,相信在国家战略引导和政策推动之下,跟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保险领域会有更大的发展机会。

我对保险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是非常乐观的。我认为,有两个重要的驱动因素。一是行业转型“换挡”的内在需要带来的驱动力;二是高质量发展下个人、社会、产业三者背后的新动能带来的驱动力。

另外一个层面,尽管人口红利在减少,但是人口的素质和人力资本也会进一步促进专业寿险的发展。疫情总会过去,疫情对经济的遏制和影响也会渐渐消失。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

此外,普惠保障是社会养老不可缺少的部分,也会助力商业保险的升级改造,这些都是行业的趋势和机遇。截至2021年底,惠民保覆盖全国28个省,共有1.4亿人次参保,保费约140亿元。从客户角度出发,普惠金融和普惠保险是我国共同富裕和消除贫困的一个基础性经济形式,二十大之后,这个趋势是非常明显的。

同时,我国还有3到4亿的中高端客户群,这是未来寿险市场最主要的客户。未来我们应该聚焦于这3到4亿的中高端客户,深入思考这些客户对保险的需求是什么,思考这些客户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专业人员服务,以及他们真正需要的服务是什么。

从这个角度出发,简要来说,提供保险服务和需求的其实就是:第一,保险保障,也包含养老保险产业。这是其他行业代替不了的。第二,保险与康养附加值的联动。我们认为,未来很多客户对保险的最终需要是服务转到线上、转到养老社区,这是个必然趋势。

那么,由谁来提供服务呢?道理很简单,未来保险行业的发展就是精英化,销售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决定他们能在这个行业走多远,客户对他们的信赖有多深。

专业化、精英化、年轻化的队伍,也就是80后、90后,在未来十年一定是提供保险服务的专业主力军。他们有很好的学历、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还有一个问题,是客户需要什么样的服务。除了保险之外,对于康养附加值的服务也是未来趋势。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落地,标志着金融机构参与养老金融进入新篇章,将极大带动养老第三支柱的发展。寿险公司能够在产品、资管和资金等方面,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养老保障的解决方案,以满足居民多层次、多类型的养老保障需求,推动康养生态发展,提升寿险的长期价值。因此,康养服务将面临巨大机遇。

当然,转型过程是比较痛苦的。中国台湾经过了十年左右的时间才转型成功,日本也差不多经历了十年时间。我相信,有了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之前的经验,另外,还有政府政策的积极支持和推动,这种转型不会太久,可能就是五年左右的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大家的坚持和忍耐。转型之后怎么样,香港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总的来说,还是回归保险本源,实现保险自身的价值,这就是未来的趋势。

那么,接下来如何做呢?就是要聚焦。聚焦中高端客户,聚焦精英化队伍。渠道与机构部分,中小公司不要追求“大而全”,要聚焦竞争优势。同时,要聚焦资源投放,发展优势渠道。

产品部分,要聚焦财富、养老和保障三大体系,同时要打造康养与居家养老保险附加值的联动,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建立科技化运营模式。另外,要加大客户的二次开拓,让客户终身追随公司,这也是最有价值的部分。

关于文化,要聚焦几件事情。要做到客户中高端,队伍有素质, 公司有专业,服务有特色,品牌有口碑。

我们公司的愿景,是成为最受尊敬、最值得信赖的寿险公司。我们从2019年开始持续推进,坚持把客户满意度做好,希望通过五到八年的努力,成为市场上最优秀的公司,实现客户认同、团队认同,而且在市场上有口碑。

应该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所以我们的口号,就是要坚定不移做脚踏实地的梦想家,把正确的事情坚持做下去。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思考,更希望给行业带来坚持。因为只有坚持,才能走过这最困难的转型期。(imToken钱包app)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imToken钱包app)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